又是海鮮惹議!近日中國陸續在大連、廈門、江西、雲南等地的海關,在厄瓜多冷凍白蝦的貨櫃和外包裝上都驗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,雖然專家研判,檢出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、而內包裝和白蝦蝦體也呈核酸陰性,但仍認為,這些企業的貨櫃環境和貨品外包裝被污染,表示食品安全管理有問題,因此暫停相關3家廠商進口資格,並將驗出病毒白蝦全數銷毀。
厄瓜多也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國家,2019年從厄瓜多進口的金額超過1千萬美元,去年魚類以外的海鮮進口金額為48.6萬美元,成長率高達1224%,十分驚人。在網路上搜尋「厄瓜多白蝦」,不難找到商家在賣。
1~6月厄國白蝦進台灣逾20萬公斤,不禁不下架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厄瓜多白蝦今年進口台灣還在呈現成長之勢。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,今年上半年有5家業者從厄瓜多進口冷凍白蝦共11批,總淨重為20.6萬公斤。大陸驗出多批厄國白蝦包裝有新冠病毒,台灣如何因應?(推薦閱讀:美國肉品大廠逾千人感染新冠肺炎 進口雞肉牛肉還能吃嗎?)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制署食品組科長廖姿婷指出,食藥署一直有掌握國際最新疫情,也透過「非登不可」食品登錄系統發信提醒業者,採購時應加強出口國供應商的把關,並且持續注意指揮中心的指示、以及早應變。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,目前只有對岸出現這個案例,而且雖然核酸檢驗呈陽性,但病毒沒有傳染力,初步研判,厄瓜多進口到台灣的白蝦沒有感染疑慮,暫時沒有禁止進口或下架的計劃,未來會再持續監測各國的處理方式,透過專家會議擬定應變政策。
為什麼又是海鮮成眾矢之的?溫度底、濕度高是關鍵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鮭魚和冷凍白蝦被指為引進新冠病毒的可能來源,不禁令人好奇,為什麼都是海鮮類出問題?根據大陸媒體報導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推測,這是因為賣海鮮涉及到冰凍產品,溫度低、濕度大,較適合病毒存活。(推薦閱讀:又是市場惹禍!北京恐釀第2波疫情,美日也是?)
福爾摩沙水產養殖資深顧問賴玨光則認為,海鮮產品必須冷鏈保存,因此新冠病毒也跟著「保毒」,不過家禽、家畜屠宰、運送其實也是冷鏈,同樣面對這個問題,因此這次冷凍白蝦爆發貨櫃、產品外包裝帶有病毒,很可能表示進口地的疫情嚴峻,有工作人員遭到感染。但是若工廠和冷鏈各端的衛生管理完善,就能降低這些風險,賴玨光舉例,冷凍水產品經過次氯酸殺菌,就可避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各種病毒、細菌汙染。
食用進口海鮮避免染新冠肺炎,2招自保
消費者如何自保?廖姿婷指出,WHO表示,尚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透過食品和包裝來傳播,因此不必太過恐慌,但為求安全,仍要把握2個重點:
-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烹調時拆掉食材包裝袋後要洗手,吃飯前也要洗,不要隨意觸碰眼、口、鼻,以免病毒透過手部接觸感染人體。
- 食材必須徹底加熱或煮熟,以策安全。
責任編輯:陳祖晴
July 16, 2020 at 05:35PM
https://ift.tt/32ogIRn
厄國白蝦連環爆帶新冠病毒,台灣也大量進口,揭開海鮮帶毒之祕 - 康健雜誌
https://ift.tt/3fGvhU1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厄國白蝦連環爆帶新冠病毒,台灣也大量進口,揭開海鮮帶毒之祕 - 康健雜誌"
Post a Comment